Foo Clan Association (Singapore)
52 Lorong 24A Geylang Singapore 398576 Tel:67478452,Fax:67424396
 
本社历史
 
最新消息
通告
活动
座谈会
庆典

 

           

新 加 坡 符 氏 社: 历 史

符氏社(祖祠)是新加坡历史最悠久的海南血缘团体,创立于1887年,由符愈贵、符运政、符福基和符昌文等先贤发起组织,并集资购置密驼路52号屋宇为社址。转眼间,符氏社已走过115周年,这是风雨同舟的115周年,是团结一心的115周年。
先贤创社的目的是为了联络乡谊、促进团结、改善福利,为宗亲解决争端,求同存异和发扬互助互利的精神。回溯先贤们高瞻远瞩,爱护桑梓,促进同乡福利,联络同乡感情,群策群力,不畏艰巨,创立了本社,他们留下了可贵的精神与物质财富。
从1887年至1937年的50年草创时期,虽向政府注册,却无严密组织。直到组织董事部,订立章程后,开始依章处理社务。日治时期所有活动停止。1948年,二战结束后,符宏达担任社长,他增订了一些福利细则来处理扶危济困之事。1949年符致逢当社长,检讨和修改了本社章程,并为本社财产设立了托管制度。
1953年成立改建社宇委员会,由符鸿俊购置社址后面地皮一段,慨捐予社,用以扩建社址。扩建工程于1954年完成。
1960年符秉初为社长,为了符合社团注册法令,本社另订新章程再向社团注册官注册。
  
1968年决定接纳女社员,于是对章程进行了修改。章程也规定对符氏社有功的历届社员,分别赠以名誉社长或名誉顾问、名誉董事及永久社员等名衔,予以表扬。
  
1995年,因受道路扩展工程影响,会所旧址在市区重建计划下被征用。当时符建轼社长利用政府赔偿金及募捐小组筹集的基金,购置芽笼24A巷门牌52号现址,并于1996年中搬迁至新社址。
我社一直秉承重教兴学的优良传统。1960年为了鼓励社员子女勤奋向学,设立了社员子女勤学奖励金委员会。从此,每年颁发中小学奖励金。后来,奖励金计划扩展到初级学院、理工学院及大学。本社还进一步为贫寒社员子女设立贷学金,协助他们完成本地大学学业。每年颁发的奖励金和贷学金,在很大程度上鼓励了社员子女更努力地学习,这不仅加强了年青人与符氏社的联系,更给我社带来了无比的荣耀。他们是宝贵的人力资源和生力军,他们是符氏社未来的坚实基础。
1971年设立了福利小组照顾贫困或年老病痛社员。
从1972年开始,每逢新年颁发渡岁金给年老和贫困的社员,这种善举延续至今。

本社也在每年春、秋两季祭祖之后,盛宴款待年逾70岁的社员。
1982年,“符氏族谱”在宗亲热诚慷慨解囊下重印,共印592部,总费用是$60,000.00。

1996年社长符建轼倡议编撰“符氏族谱续篇”,于第八届“世界符氏恳亲大会”上一致通过。
1999年,社长符敦垣提出符氏宗亲寻根问祖的计划。根据符氏族谱记载,符氏祖居地为山东省临沂市。社长符敦垣在本社行政员符安儿的安排下,已经在2000年4月、9月,2001年5月及2002年4月4次率团赴山东省临沂市寻根问祖,在当地官员、考古专家、历史学者和宗亲的协助下,调查的结果令人兴奋和鼓舞。我们将汇集所有详尽资料,编辑出版成书。同时,山东省侨联及菏泽市侨联也应我社的要求,协助寻访符氏族人。
我社也策定二个计划,一是让“符氏本源”上网;二是把“符氏本源”编成音乐剧上演。
三千光阴谁与渡,笑看今朝子孙繁。现在符氏社年青一代承袭传统,融合先进管理理念,与时并进,敦睦宗亲,共谋福祉,定能让符氏社继续在新加坡荣耀!